VR技术推动宁夏旅游产业体验之智慧景区


发布时间:2020-05-19   作者:admin

“进入古墓区,触碰一下古墓,是不是有真实感?”“是的,感觉触碰到了!”“向右迈步,用火把点燃旁边的柱灯!”“哇,火光四射,柱灯开始熊熊燃烧!”


7月28日,在AFN2019“一带一路”(宁夏)动漫节上,记者现场体验了宁夏本土动漫企业制作的VR+旅游产品《王陵秘境》:在20平方米大小的地方,体验者可以恍似进入“真实的古墓,进入大漠”。


VR+旅游产品的本土实践


“随着近年VR+旅游模式在国内逐步推广,企业一直想将宁夏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演绎和创作,制作出属于宁夏自己的VR+旅游产品。”新科动漫产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亮告诉记者。“目前,宁夏本土已有的一些VR+旅游产品都偏重文史介绍,是比较传统的表述方式,我们想在思路上进行创新,《王陵秘境》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产生的。”


自今年年初开始,制作团队用半年时间,完成了《王陵秘境》前期的脚本和策划及后期的技术制作,以西夏陵遗迹、贺兰山岩画等具有宁夏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为线索,将虚拟现实、解谜探索以及陵墓遗迹等元素进行融合,引导玩家在虚拟现实的*里进行解密遗迹探索的旅程。为了增加体验的趣味性,还加入了FPS射击元素与守墓石像进行攻守大战的场景。


“制作这样的项目产品,除了能给游客带来一种新的旅游体验,也为旅游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营销服务方式。”陈亮说,“对于曾到过景区的游客来说,VR+旅游可以给游客带来新体验,增加旅行印象;对于*次进入景区的游客来说,融入本土旅游特色的虚拟现实,可激发游客亲自体验的欲望。”此外,VR+旅游也可用于对外宣传和推广旅游资源,且性价比更高。动漫节上,就有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兰州、西安等地的游客在体验后表示,想去看一下真实的西夏陵。


VR+旅游,未来可期?


据相关资料显示,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正在逐步提升。随着VR技术愈发成熟,成本逐渐降低,VR将会在各行各业发挥至关重要的价值。放眼国内,文旅小镇、主题乐园、旅游综合体、景区商业街,VR体验店层出不穷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8年,国内VR体验店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亿元。但对于如火如荼发展的“VR+旅游”模式,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。有人认为,旅游开发是一种资源驱动型行业,某种程度上,对于一个旅游项目来说,其命运在被开发之前就已基本定型,之后的研发运营能力等*多就是锦上添花。


对此,陈亮认为,“VR+旅游”是有发展空间的,但“VR+旅游”产品不能完全制作成仿真的景区体验,而是应当根据特色旅游文化进行演绎创作。就眼下,VR技术的沉浸性体验,还有它的高性价比,都是旅游资源推介的巨大优势。而VR作为一种技术驱动型行业,其技术还将不断升级,这也意味着,“VR+旅游”也将使旅游产业取得改观和突破,会打开一个新*。


“下一步,我们还想以贺兰山、黄河等资源作为创作蓝本和灵感,开发新产品。